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来到了美国也大半年了。

这几个月见了一些年纪比我大的长辈总会问我同样的问题:还习惯吗?喜欢美国的生活吗?
刚来的时候我会说:我才来,没有车子几乎就是每天两点一线,比较不方便。但总的来说还好,还好。
现在我会统一的回答:啊,有车子后生活方便了许多。但我还是没有太多机会到处去看看,总的来说都挺好,都挺好。

说来也奇怪,来了一个新国家,新的一个大洲,照理依据我喜欢旅游的个性好像应该到处走走逛逛,但我没有。

后来我发现,旅游和生活还是很不一样的。当我们把去一个地方归类为“旅游”时,那个心理状态是放松的,期待冒险的,期望探索的。好像什么地方都想可以去看看,因为这次不去很可能就没有下次了。而生活,是寻求舒适,简便和重复性的。于是,在每天下班后和周末休息的选项里,一个人出门的欲望其实很低。可以是因为嫌麻烦,也可以是因为觉得有的是下一次的机会。

在来美国前,无论是和任何人提到我下一站会到美国去工作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半开玩笑地说:你是有美国梦吗?

呃,很抱歉,我还真的没有。

姑且不说美国,欧洲也是我从来没想过踏足去生活的地方。

我也不知道是因为经济能力限制了想象,还是这个世界的运营让我们觉得很被局限。小时候长成的观念里都告诉我们要出国生活需要一个契机:不是未来你的公司外派,就是你出外留学后找到工作留下来,再不然就是你去跳飞机。哈哈哈。

尤其是欧洲或美国这样的经济强国在和我们微弱的马币对比下,是非常遥不可及的。

大学毕业后,因为身边同事的影响,有点小小期望能去国外念个硕士 (master)。但当时即使是想,也只敢考虑几个亚洲国家 — 而即使是那样也还得希望有拿到奖学金加持才能去成。

因为一趟旅游,在朋友的建议下阴差阳错的拿到德国 DAAD 奖学金后,我来到了欧洲这片土地上。

本来也不是没想过可以毕业后尝试留在欧洲的。但是在德国的第一份工作经历了语言和文化上的阻力后,衡量我在已不是初出茅庐的年纪还得重新开始这个事实后,我在现在的公司伸出橄榄枝的时候我决定接受了。

我来美国真的不是因为我多喜欢美国,或对这个国家有多少憧憬。纯粹是基于自己在衡量事业前景和未来规划的利弊后的做出的理智决定。

我想我这个人,在自己的前途决策上还是个挺敢取舍的人吧?

刚本科毕业那时,找到的第一份工作甭管那家公司当时名声多广,在我认为不合适的情况下,坚持决定在三个月内裸辞离开。那时候身边许多人都不理解我的决定,觉得我就是不知好歹的社会新鲜人。如果说不迷茫是假的,也非常害怕自己做错决定。只是现在回头看,那是我做过最好的决定之一。

若没有当时的决绝,就不会有后来的一切。我那会儿要是留下来了,我很可能就这么碌碌无为的过了十年,局限了自己,搞不好也把热情燃尽,转行了。

世界上不缺机会,怕的是你没敢下来转转,就把自己吊死在一棵自以为最好的大树上。

德国和美国这两大经济国的去留抉择也是非常不容易。

到今天还是可以看到许多对比欧洲和美国两大体系在工作生活上差异的争议。这篇文章就暂且先不去细谈,主要就先说说自己来美国后的一些新体会。

在亚洲长大的我们在各媒体上获取的讯息对于美国的刻画是偏负面的 — 一堆 propaganda,拥枪自由,社会非常混乱,歧视问题很严重,战争的始作俑者,霸凌弱国等等。

说不担心是假的,毕竟美国离马来西亚很远,我也没有刻意尝试去了解当地民情。决定来也是因为老板很热心的给我分享他们一家人从欧洲来北美后的切身感受,我才觉得有点底气过来生活。

没过来体会一把还真的不觉得。美国很大,其他区域我不清楚,但北美除了公交非常拙之外,其实大致上风情和欧洲很接近。更有趣的是,美国本来就是移民大国,北美大西雅图这区因为很多科技公司的关系,亚洲人还挺多。说歧视嘛。。。真实体验过欧洲的 subtle discrimination 才懂什么是真的歧视。

在美国,保险公司,医院,各大政府部门只要你需要,都可以选择外语选项,不需要特地要求,是那种直接在表格上就写好你可以要求。也不会有人傲慢的跟你说:“你来这里就要会这里的语言。” (至少这句话我在德国听过了 N 次。)当地公交广告,麦当劳广告甚至直接有好几个不同语言的版本。

而大家所说的美国机会很多这件事 — 我以前也不信。但,是真的。

人家是世界龙头老大也不是盖的。不是要推崇资本主义啦,但这里有钱的人很多是事实,而在身边能潜藏多少个家财万贯的人也是让我非常惊讶。

我不知道其他行业怎么样 — 虽然我不想承认,也很想很文艺青年思想的想嫌弃铜臭味儿 — 但建筑行业本来就是个很贵的服务。想理想化的为普罗大众做设计这件事可以是周边爱好,但前提还得要有足够的客户群体,吃饱饭才能谈理想啊。至少身为外国人“创业”这件事,在德国我想都不敢想。

当然公平点,美国也不是什么都好。我还是很感激养了我两年的德国爸爸。

生活质量我不敢说。但在冲刺事业上,我想至少身为外国人来说,美国是比欧洲更有前景的。

“美国梦”这三个字,我没有冲着它来,但,它确实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