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一个人出国念书这档事情在 17 岁的时候从来没想过。
过了十年后的只身来到了德国才发现最大的挑战原来不是一个人在外生活而是和别人合租。
我本来也不是群体动物,自认性格内向极度需要自我空间,出国前找房子也不是没有想过找个单身公寓,只是一时还没习惯马币转欧元的价格,被差价诱惑犹豫了。再说当时出现了许多单身公寓独居暴毙的新闻,就想说跟其他人住也挺好的,死了还有人帮你收尸,不至于落得恶臭腐烂了才被邻居发现。
当时问了已经在德国的嘉嘉怎么看,她说合租确实挑战高,身边许多人也都遇到与合租室友不欢而散的情况,建议我要不自己住,要不找多一个人合租就好,人越少越好。
在人身地不熟的情况下,有限选择里我最后还是住进了一个三人合租的房子,想说一辈子都没试过跟家人以外的人一起住,体验一下也很好。
只是这样的合租经历却是我他妈的德国生活中让我第一次嚎啕大哭,觉得无比挫败的一段时期。
我姐说若人能一开始还不真的认识彼此就相聚说别人坏话,那未来必定会内部重复上演,等着瞧。
我后来默默的淡出了室友这个圈子,努力寻找自己的归属感,也有了属于自己不近不远的朋友,不再纠结于需要个什么好朋友在身边这样的鸟事。
然后该发生的都发生。我看着一切只觉得异常的诡异。想起一开始嘉嘉告诉我的,不要跟自己的同乡混,事儿很多。我终于明白了。
那阵子只感叹我年纪大了,真玩不起这些小学生的社交游戏。大人只作有效社交,谈理想谈生活,谁理会其他人的破事儿啊?
但毕竟住在一起,不提前设定规则是作死。这是易总在我无法理解他在新室友住进去时略显不友好的列出一大堆规矩和各自的责任后,回头看才觉得有道理的一句话。
很多事情,陌生时最好说话。
无需过分亲密,无需过分期望,无需过分纠葛。最好的合租情谊就止于见面打招呼的关系最好。
Well,现在回头看我觉得确实是个必须的经历。看透了一切对于人际关系有了新的体会,不再固执于需要去矫正拉近一些关系,不再刻意去讨好妥协维持和平。
互不相干,各自安好,最好。